第三期创新学院共计50余位来自临床医生、高校院所、企业工程师的学员齐聚首都北京开启首期创新学习之旅,首站课程涵盖创新政策与实践案例讲解、创新经验与医工结合融合探讨、创新交流与前沿技术分享三大模块,通过全链条、多角度的创新理论培训,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使学员系统的掌握创新方法论。
CNIT第二期67名学员全部通过毕业考核,第三期创新学院将进行全面体系化升级,多层次资源互动,系统化服务支撑。拓展课程覆盖范围,引入前沿主题;扩充专家团队,丰富学习资源;增设创新实践推演课程,演练项目转化关键环节;增设院校园区参访活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的合作应用;加强新老学员互动传承,促进深度交流合作与经验传承。
本季创新周话聚焦神经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融合最前沿的创新方向,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分享医学创新转化的热点议题,探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医学创新者打通神经医学创新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探索创新无限可能。
在CNIT全流程创新转化服务下,CNIT创新学院首期学员、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通主任团队与企业就一创新成果达成技术转让并成功签约。此项目为CNIT又一个成功转化的创新项目,是CNIT扎实推进创新转化服务工作的有力证明。
第二期60余名学员齐聚首都北京开启创新学习之旅,培训内容涵盖政策、工程、专利保护、临床试验、投资等多个角度,以及神经医学领域创新实践案例。目前新学员们已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理论培训。
在第十一届浦江脑血管病论坛上举办CNIT创新转化论坛,加深了CNIT与上海地区神经医学创新转化工作的同频共振,更深入地传播了神经医学创新转化理念与经验,携手为促进全国各地区神经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是CNIT成立的首个分部,标志着CNIT在赋能区域神经医学创新均衡发展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CNIT与分部未来将进一步增进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神经医学创新事业的发展。
本届大赛持续拓宽评选范围,面向全神经医学领域征集创新项目,丰富项目类别。大赛聚集9大产业园区和15家头部投资机构资源,全方位助力创新项目转化落地。共计60余项创新项目参赛,23项项目入围初赛,14项项目成功晋级半决赛。
CNIT创新学院首期60位学员顺利毕业,第二期创新学院成功启动并全面体系化升级,实现多层次资源互动和系统化服务支撑,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并增设首期学员与新学员互动环节,以传播CNIT创新理念,传承创新思想。
该中心的成立旨在促进医学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发挥各自特长进行合作创新,加快技术迭代速度,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可应用于临床的产品,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CNIT首期医企参访活动-“走进宣武神经外科”通过参访手术操作和医工探讨,加强医工的深度融合与有效碰撞。以此为代表,CNIT后续持续举办了2场“走进医院”和3场“走进企业”系列医企参访活动,初步建立起CNIT医工交流活动新模式。
本季周话以“前沿创新方向融合”为切入点,聚焦临床研究的操作与实施,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和讨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经验,帮助更多创新同道打通神经医学创新转化“最初一公里”。
协作组意在锚定神经医学创新重点领域,构建经桡介入创新成果转化强大的服务平台和宣传阵地,为神经医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协作组成员已成功发表26篇原创文章,进一步推动了神经医学领域的进步和拓展。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第一版)》从疾病本身出发,梳理临床和器械发展脉络,挖掘临床创新真实需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总结了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是CNIT组织编撰的第二本创新白皮书,于2月3日启动并于4月21日发布。
该评选旨在通过汇聚神经介入领域创新同道智慧,综合医产研资等视角,筛选出能解决实际临床痛点,帮助行业升级换代或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创新方向。评选共计征集创新方向96项,基于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可行性原则凝练出“2023年度神经介入十大创新方向”,并于4月21日重磅发布。
CNIT 成功与黑龙江、广西进行首次区域创新联动,加深 CNIT 与地区神经医学圈的合作与交流,加强 CNIT 与区域创新转化工作的同频共振,广泛传播神经医学创新转化理念和经验为促进地区神经医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2年11月7日成立CNIT-沃比医疗联合创新中心,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医工交流平台,加强临床与产业的连接,缩短医工合作距离,加速神经医学领域创新成果转化。
2022年8月12日,CNIT全面升级,升级后的CNIT将以神经功能、神经结构和神经支持系统作为基础创新应用领域,以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生物学机理研究作为核心创新研究方向,构建一个"3 + 3”的初步神经医学创新发展产业体系,并在“培训・大赛•研究 - 转化 - 活 动”的整体创 新服务框架下,组织相关领域的顶级临床专家和企业深度参与、联合攻关,扩大CNIT现有创新转化生态,推动神经医学整体发展。
发布行业首部创新白皮书——《中国颅内动脉瘤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第一版)》,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为CNIT未来将创新研究辐射到神经学科更多细分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CNIT成员单位艾柯医疗与CNIT临床专家合作完成了国内首个纯粹使用血流导向密网支架Lattice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上市前临床试验LIFE。CNIT理事长张鸿祺教授公布了LIFE临床试验结果,并展示Lattice支架在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发国内第二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8月12日,CNIT八位医生的创新项目与高校院所和企业正式签约,达成医工和医企合作,加速后续转化进程。
为激发行业创新热情,提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促进医工创新团队深度合作,助力立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想法早日产业化,2022年2月26日,神经介入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首届创新大赛初赛正式启动。来自医疗机构、工程院所和器械厂商等27名项目负责人带着各自项目参赛。最终共有6项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成功获评概念组和产品组一、二、三等奖。
2022年5月25日,CNIT成功举办以“新常态・新思路-新范式〃为主题的首届企业家论坛。强联智创、沃比医疗、微密医疗等15家企业代表参与意见,会后形成了相应的企业家共识,以供行业参考。
自2021年10月CNIT创新学院招生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获得了行业的热烈响应,报名人数近百人,经过多轮评审,最终有60名学员脱颖而出,成功踏上CNIT第一期创新学习之旅。5月4日,神经介入创新与转化联盟(CNIT)创新学院第一期正式开班,虽然是利用假期学习,但是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不减,全员参加。
2021年12月12日,由CNIT主办的“CNIT颅内分叉部动脉瘤专题研讨会暨WEB-IT-China临床研究报告发布”顺利召开。会上,来自清华、北航、宣武医院、天坛医院、Semmes Murphey Clinic等国内外知名医学创新机构共十余位专家进行创新分享和案例讲解,受到行业内广泛关注,近万人在线上观看。
2021年10月,CNIT理事长张鸿祺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上海微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瘤内扰流器械(MeshCoil®动脉瘤封堵装置)首例注册临床试验,手术过程顺利,即刻效果良好。为开发国产首款瘤内扰流装置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9月24日下午,作为国内首个神经介入领域创新转化融合平台,CNIT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即日起神经介入首支创新之舰正式扬帆起航!